NEWS新闻中心
70岁老人古奚之年执剑柄,我的目标是参加世锦赛
在大多数人选择安享晚年的年纪,70岁的陈德修却每天身着击剑服,手持重剑,在剑道上挥汗如雨,这位来自浙江杭州的老人,不久前在省级老年击剑锦标赛中夺得冠军,创造了该项赛事最高龄参赛选手纪录,面对镜头,他目光如炬:“年龄只是数字,我的目标是参加世界老年击剑锦标赛。”
银发剑客的早晨
清晨五点,当城市还在沉睡,陈德修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,他的训练场不是专业体育馆,而是小区公园的一角,他先进行半小时的热身运动:拉伸、慢跑、基本步法练习,邻居们早已见怪不怪,偶尔会有早起遛弯的人驻足观看,甚至有人会为他鼓掌加油。
“重剑比花剑和佩剑更适合老年人。”陈德修一边擦拭剑身一边解释,“它更注重战术和技巧,而不仅仅是速度和力量。”他手中的重剑重约770克,对许多年轻人来说都不算轻便,但他却能举重若轻。
训练结束后,陈德修会仔细保养装备,他开玩笑说:“这把剑比我的孙子还听话。”他的孙子今年刚上大学,而他的击剑生涯,却才刚刚进入黄金时期。
迟来的剑缘
陈德修与击剑的缘分开始于五年前,那时他刚退休不久,每天的生活就是喝茶、看报、遛鸟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场老年击剑比赛,那些银发选手的优雅姿态和敏捷身手瞬间吸引了他。
“为什么我不能试试呢?”这个念头一旦出现,就再也挥之不去,第二天,他就开始寻找击剑培训班,大多数教练看到他这个年纪都婉言拒绝,直到遇见了现在的教练张敏。
张敏是省击剑队退役运动员,开办击剑培训班已有十余年。“最初我也很犹豫,”张敏回忆道,“但陈老先生的态度打动了我,他说:‘我不需要特殊照顾,只需要一个机会。’”
开始的训练异常艰难,击剑需要良好的柔韧性、协调性和反应速度,这些都是老年人相对欠缺的,陈德修的第一课是学习基本站姿,就这一个动作,他练了整整一周。
“我的腿抖得像秋风中的树叶,”陈德修笑着说,“但我从没想过放弃,每次进步一点点,就是胜利。”
科学训练打破年龄限制
为帮助陈德修实现梦想,张敏制定了一套特殊的训练方案,与传统击剑训练不同,这套方案更注重基础体能保持和伤害预防。
“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骨密度都在下降,剧烈运动容易导致受伤。”张敏说,“所以我们把训练重点放在技巧和策略上,而不是纯粹的身体对抗。”
陈德修的周训练计划包括:三次技术训练,两次体能训练,一次战术分析课,以及每天的家庭作业——观看比赛视频并做笔记,他的训练强度丝毫不逊于年轻学员,只是方式更加科学。
医学专家对此表示赞赏,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李教授指出:“适度运动对老年人有益无害,陈老先生的情况证明,只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足够的毅力,年龄不应该是追求梦想的障碍。”
研究数据显示,定期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,其生理年龄往往比实际年龄小10-15岁,陈德修的体检报告显示,他的心肺功能相当于50岁的中年人,骨密度也在正常范围内。
家庭的支持与担忧
陈德修的击剑爱好最初遭到家人的反对,儿子陈建军坦言:“我们都担心他受伤,这个年纪的人摔一跤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,更何况是击剑这种对抗性运动。”
看到父亲日益焕发的精神状态,家人逐渐改变了态度,陈德修的老伴每天都会为他准备营养餐,儿子则负责收集各种击剑比赛视频资料。
“我爸变得比退休前还有活力,”陈建军说,“他现在自己研究运动营养学,还学会了使用视频分析软件来研究对手的战术,这种学习热情感染了我们全家人。”
最让家人感动的是,陈德修通过击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,社交圈扩大了不少,他的击剑伙伴中有退休教师、前工程师,甚至还有一位75岁的医生,他们组成了一个“银发击剑小组”,每周集体训练两次,互相切磋技艺。
追逐世锦赛梦想
世界老年击剑锦标赛由国际击剑联合会主办,每两年举行一次,比赛按年龄分组,70岁以上属于“元老组”,中国在这项赛事中的参与度逐年提高,但像陈德修这样高龄的选手仍然凤毛麟角。
要参加世锦赛,选手需要先在国内比赛中取得一定名次,陈德修今年在全省老年击剑锦标赛中的夺冠,让他离梦想更近了一步,明年三月,他将参加全国选拔赛,如果表现出色,就能代表中国出战2026年世界老年击剑锦标赛。
“我不一定非要拿奖牌,”陈德修说,“能够站在世界级的赛场上,与来自全球的击剑爱好者交流,本身就是一种胜利。”
他的榜样作用已经开始显现,杭州多家击剑俱乐部反映,近期咨询的中老年人明显增多,一家俱乐部甚至专门开设了老年击剑班,报名人数远超预期。
银发潮下的体育新趋势
陈德修不是个例,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,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参与传统上被认为是“年轻人”的运动,在北京,有70岁的马拉松跑者;在上海,有70多岁的铁人三项选手;在成都,甚至有80岁的攀岩爱好者。
体育社会学家王教授认为:“这是老龄化社会中的积极现象,老年人通过参与体育运动,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,还重新定义了 aging 的含义。”
数据显示,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.6亿,其中至少三分之一定期参加体育锻炼,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。
政府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趋势,多地体育局开始专门为老年人设计体育项目和赛事,确保他们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运动的乐趣。
剑指未来
对于未来,陈德修有清晰的规划:先参加全国选拔赛,然后是世界锦标赛,之后,他希望能帮助推广老年击剑运动,让更多同龄人体验这项运动的魅力。
“很多人认为老了就应该安安稳稳待在家里,”陈德修说,“但我觉得,正因为时间有限,才更应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。”
他的教练张敏表示,陈德修的成功证明了体育精神的普适性——它不分年龄,不分背景,只与热情和坚持有关。
在采访结束时,陈德修穿上击剑服,戴上面罩,再次走上剑道,他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挺拔,手中的剑闪烁着银光。
“准备好了吗?”教练问道。
陈德修调整了一下呼吸,摆出准备姿势:“随时可以开始。”
剑尖相碰的清脆声响彻训练馆,一位70岁老人的世锦赛梦想,正在这里一步步变为现实。